宋勇教授:ADC药物重塑肺癌治疗格局,精准和智慧医疗将是未来核心
第2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9月10-14日在山东济南盛大启幕。作为全球肿瘤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本届大会汇聚了海内外顶尖肿瘤学专家,共探临床肿瘤学的前沿进展与发展方向。
第2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9月10-14日在山东济南盛大启幕。作为全球肿瘤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本届大会汇聚了海内外顶尖肿瘤学专家,共探临床肿瘤学的前沿进展与发展方向。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然而,随着治疗的深入,临床上仍面临两大“拦路虎”:一是绝大多数经典敏感突变患者最终会面临TKI耐药,导致后续治疗陷入困境;二是少数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 2025)于2025年9月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盛大召开,作为肺癌及其他胸部恶性肿瘤领域全球领先的多学科肿瘤学盛会,WCLC致力于传递领域最前沿进展,为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及研究者提供分享前沿研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 2025)于2025年9月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盛大召开,作为肺癌及其他胸部恶性肿瘤领域全球领先的多学科肿瘤学盛会,WCLC致力于传递领域最前沿进展,为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及研究者提供分享前沿研
在肺癌治疗领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面临着TKI治疗耐药后的“治疗无人区”困境,传统化疗疗效有限且毒副作用显著。而由张力教授团队主导研发的中国原研新药芦康沙妥珠单抗,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肺癌治疗的TROP2 ADC,其相关研究成果不仅登上《BMJ》
3D打印(3DP)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依据三维CAD数据通过逐层材料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目前在珠宝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工程设计与施工、汽车设计与制造等设计与制造领域,以及航空航天、牙科等医疗领域都有所应用。
2025年9月6日至9日,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盛大开幕。大会前夕,中国肺癌学术精英团队应西班牙巴塞罗那临床医院癌症中心之邀,前往该中心参观交流。此外,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吴
肺癌依然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癌症类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据绝大多数。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ES-NSCLC)患者,手术切除一直被视为标准治疗方案,因为其在局部控制和生存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及合并症的增加,部分患者无法耐
肺癌依然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癌症类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据绝大多数。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ES-NSCLC)患者,手术切除一直被视为标准治疗方案,因为其在局部控制和生存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及合并症的增加,部分患者无法耐
其中III期MARIPOSA研究由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教授牵头开展,旨在探索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相比奥希替尼一线治疗EGFR经典突变(Ex19del或L858R)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获益,其研究成果曾多次亮相于国际肿瘤大会,并全文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肺癌 肺癌治疗 新英格兰医学 陆舜 mariposa研究 2025-09-07 20:09 1
8月19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在线发表了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王启鸣教授团队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方文峰教授等国内多中心肺癌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
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约30%~40%携带EGFR突变,这一比例远高于欧美国家的10%~25%。当第三代EGFR靶向药奥希替尼(商品名泰瑞沙)在2015年惊艳亮相时,它曾为无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作为肺癌靶向治疗领域的“明星药物”,奥希替尼凭
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约30%~40%携带EGFR突变,这一比例远高于欧美国家的10%~25%。当第三代EGFR靶向药奥希替尼(商品名泰瑞沙)在2015年惊艳亮相时,它曾为无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作为肺癌靶向治疗领域的“明星药物”,奥希替尼凭
百利天恒最新股价为298.90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1%。开盘价为294.40元,最高触及304.15元,最低下探至293.08元,成交量为8511手,成交金额达2.55亿元。
肺癌,一直以来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小细胞肺癌(SCLC)更是其中的“狠角色”。这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虽然仅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 - 20% ,但其侵袭性极强,病情进展迅猛,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约7%,广
癌症疫苗治疗肺癌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特异性识别并清除癌细胞,同时调控肿瘤微环境打破免疫抑制,最终实现长期抗肿瘤效应。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肺癌癌症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癌症疫苗及其数据支持。
2025年5月14日18:00-19:00,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林钢医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一科主任医师王玉艳医生,做客《约吧大医生》直播间,给大家科普肺癌治疗的热门话题,为您解答这方面您关心的问题。本期会谈到的具体内容详见下方海
对驱动基因变异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以PD-1/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早已成为临床标准治疗方案不可或缺的核心用药。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获批上市的PD-1/L1抑制剂有约20款,而不同的PD-1/L1抑制剂也各有所长,如何依据临床研究
癌症这两个字,可能是所有人最不想听到的两个字,因为它代表痛苦和死亡。
2024年11月9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和北京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主办、绿叶制药集团协办的CSCO第八届金陵肿瘤年会在南京盛大召开。在聚焦肺癌领域的分会场上,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引领着与会者共同探索肺癌治疗的最新疆域。值此